[1] |
常婕, 居新, 伊李凯, 宁亚楠, 刁华杰, 郝杰, 王常慧, 董宽虎. 不同水平氮添加下华北盐渍化草地根际土壤阴阳离子特征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4, 35(1): 212-218. |
[2] |
李菁, 张小飞, 张惠雯, 文嘉庆, 张焱, 徐玲玲. 盐胁迫对白及根际细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4, 35(1): 219-228. |
[3] |
朱振闯, 孙仕军, 朱淼淼, 李咚祎, 王哲, 谌入瑄, 陈伟. 地下水埋深对东北平原地下水补给及大豆生长动态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3, 34(7): 1871-1882. |
[4] |
顾嘉诚, 王文敏, 王振, 李鲁华, 蒋贵菊, 王家平, 程志博. 玉米/大豆间作对根际土壤磷素生物有效性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3, 34(11): 3030-3038. |
[5] |
邝曦芝, 邓伟明, 唐乐乐, 黄期, 蔡昆争, 田纪辉. 不同磷水平配施生物炭对土壤磷有效性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2, 33(7): 1911-1918. |
[6] |
吕佳佳, 朱海霞, 曲辉辉, 高西宁, 李玉冬, 王晾晾, 闫平, 姜丽霞. 高寒区大豆关键生育期低温冷害指标构建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2, 33(6): 1581-1588. |
[7] |
刘建萍, 龙莹, 李晓红. 生物质炭施用量对大豆农艺性状和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2, 33(4): 1069-1073. |
[8] |
刘桂珍, 孙浩钊, 赵琳, 马方园, 陈林怡, 黄幸然, 方熊, 易志刚. 大气CO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木荷和杉木幼苗土壤卤代烃含量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2, 33(3): 757-764. |
[9] |
王聪, 郭园, 张巍巍. 壳聚糖对NaCl胁迫下菜用大豆叶绿体蛋白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2, 33(1): 111-118. |
[10] |
覃潇敏, 潘浩男, 肖靖秀, 汤利, 郑毅. 不同磷水平下玉米-大豆间作系统根系形态变化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1, 32(9): 3223-3230. |
[11] |
刘云龙, 钱浩宇, 张鑫, 郑成岩, 邓艾兴, 江瑜, 张卫建. 丛枝菌根真菌对豆科作物生长和生物固氮及磷素吸收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1, 32(5): 1761-1767. |
[12] |
姜小凤, 郭凤霞, 陈垣, 郭建国, 刘晓峰. 种植模式对当归根际细菌群落多样性及代谢通路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1, 32(12): 4254-4262. |
[13] |
张小琴, 张媛铃, 李炳言, 冯雅楠, 李萍, 张东升, 王利伟, 郝兴宇. CO2浓度升高对大豆干旱胁迫的缓解效应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1, 32(1): 182-190. |
[14] |
孔垂华. 植物种间和种内的化学作用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0, 31(7): 2141-2150. |
[15] |
邓丽丽, 吕培, 黄学奇, 张震, 王力超, 刘姚. 红薯水提物对外来入侵植物喜旱莲子草生长的化感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0, 31(7): 2202-22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