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吴应明, 韩璐, 刘柯言, 胡旭, 付照琦, 陈立欣. 晋西黄土区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刺槐和侧柏人工林的水分利用来源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3, 34(3): 588-596. |
[2] |
王依瑞, 王彦辉, 段文标, 李平平, 于澎涛, 甄理, 李志鑫, 尚会军. 黄土高原刺槐人工林郁闭度对林下植物多样性特征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3, 34(2): 305-314. |
[3] |
胡晓创, 高婉婷, 孙守家, 张劲松, 孟平, 蔡金峰. 刺槐生长和内在水分利用效率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3, 34(10): 2610-2618. |
[4] |
赵霖玉, 李秧秧. 遮阴和干旱对白桦幼苗光诱导的气孔动力学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2, 33(9): 2331-2338. |
[5] |
王彦峰, 肖波, 汪万福, 余星兴, 张雪. 黄土高原北部水蚀风蚀交错区苔藓多样性及苔藓结皮发育的微生境特征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2, 33(7): 1729-1737. |
[6] |
温慧娴, 赵西宁, 高飞. 黄土高原不同降水量区苹果园土壤干燥化效应及生产水足迹模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2, 33(7): 1927-1936. |
[7] |
刘盼, 赵西宁, 高晓东, 于流洋, 任敏. 黄土高原极端气温变化特征及其与平均气温的相关性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2, 33(7): 1975-1982. |
[8] |
张海龙, 武润琴, 李佳佳, 王睿强, 夏侯龙, 杨春霞, 上官周平. 根系分泌物C∶N对刺槐林地土壤理化特征和土壤呼吸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2, 33(4): 949-956. |
[9] |
贺鹏, 毕如田, 徐立帅, 王婧姝, 曹晨斌. 基于地理探测的黄土高原植被生长对气候的响应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2, 33(2): 448-456. |
[10] |
曹银轩, 黄卓, 徐喜娟, 陈上, 王钊, 冯浩, 于强, 何建强. 黄土高原植被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对气象干旱的响应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2, 33(2): 457-466. |
[11] |
朱颖, 库永丽, 刘金良, Le Thi Hien, 赵忠. 黄土高原天然和人工油松林根际土壤解磷细菌群落特征及其功能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1, 32(9): 3097-3106. |
[12] |
孙倩倩, 刘超, 郑蓓君. 基于ICEEMDAN方法的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1, 32(6): 2129-2137. |
[13] |
霍娜, 黄菁华, 耿德洲, 王楠, 杨盼盼, 赵世伟.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不同苜蓿-作物种植方式下土壤线虫群落组成及代谢足迹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1, 32(5): 1825-1834. |
[14] |
王国强, 姜基春, 焦峰. 延安市安塞区极端降水变化特征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1, 32(4): 1417-1423. |
[15] |
侯青青, 裴婷婷, 陈英, 吉珍霞, 谢保鹏. 1986—2019年黄土高原干旱变化特征及趋势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1, 32(2): 649-6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