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鹏飞, 刘朋召, 王成龙, 邓明珠, 林延荣, 任小龙, 陈小莉. 大气NH3浓度升高对不同施氮水平下小麦叶片光合特征和籽粒产量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3, 34(4): 1009-1014. |
[2] |
赵亮, 杨治春, 周卷华, 王国强, 尹秋龙, 赵锦, 齐光, 原作强. 秦岭北麓典型栓皮栎天然次生林群落结构与物种组成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3, 34(12): 3214-3222. |
[3] |
李传梁, 于振文, 张娟, 张永丽, 石玉. 测墒补灌条件下施氮量对小麦开花后13C同化物积累量和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3, 34(1): 92-98. |
[4] |
刘桂珍, 孙浩钊, 赵琳, 马方园, 陈林怡, 黄幸然, 方熊, 易志刚. 大气CO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木荷和杉木幼苗土壤卤代烃含量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2, 33(3): 757-764. |
[5] |
尹嘉德, 张俊英, 侯慧芝, 张绪成, 马明生, 郭宏娟, 方彦杰, 雷康宁. 基于APSIM模型的旱地春小麦产量对施氮量和施氮深度的响应模拟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2, 33(3): 775-783. |
[6] |
王顶, 伊文博, 李欢, 陈林康, 赵平, 龙光强. 玉米间作和施氮对土壤微生物代谢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2, 33(3): 793-800. |
[7] |
李琳, 向丹, 武亚芬, 黄玉丹, 李欢, 张小梅, 梁斌. 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对日光温室番茄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2, 33(2): 415-422. |
[8] |
王丽君, 程瑞梅, 肖文发, 孙鹏飞, 沈雅飞, 曾立雄, 陈天. 氮添加对三峡库区马尾松-栓皮栎混交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酶活性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2, 33(1): 42-50. |
[9] |
贾汉森, 高峻, 张劲松, 孟平, 孙守家. 太行山南麓不同径级栓皮栎生长对气候要素及干旱事件的响应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1, 32(8): 2857-2865. |
[10] |
陈津赛,孙玮皓,王广帅,Abubakar Sunusi Amin,高阳. 不同施氮量对麦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和N2O排放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1, 32(11): 3961-3968. |
[11] |
李欣欣, 石祖梁, 王久臣, 王飞, 江荣风. 长江流域稻麦轮作条件下冬小麦适宜施氮量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0, 31(9): 3015-3022. |
[12] |
刘朋召, 王旭敏, 宁芳, 雒文鹤, 张琦, 张元红, 李军. 减量施氮对渭北旱地春玉米产量、氮素利用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0, 31(8): 2621-2629. |
[13] |
何雪菲, 黄战, 张文太, 陈波浪, 周妍慧子, 柴仲平. 施氮水平对库尔勒香梨光合产物分配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0, 31(8): 2637-2643. |
[14] |
田歌, 李慧峰, 田蒙, 刘晓霞, 陈倩, 朱占玲, 姜远茂, 葛顺峰. 不同水肥一体化方式对苹果氮素吸收利用特性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0, 31(6): 1867-1874. |
[15] |
翟凤强, 蔡志全, 鲁建美. 施氮量对不同藜麦品种幼苗生长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0, 31(4): 1139-11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