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Graff P, Aguiar MR, Chaneton EJ. Shifts in positive and negative plant interactions along a grazing intensity gradient. Ecology, 2007, 88: 188-199 [2] Brooker RW, Maestre FT, Callaway RM, et al. Facilitation in plant communities: The past, the present, and the future. Journal of Ecology, 2008, 96: 18-34 [3] 肖艳梅, 解婧媛, 姚义鹏, 等. 桂林岩溶石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乔木层优势物种生态位研究. 生态学报, 2021, 41(20): 8159-8170 [4] 陈倩, 陈杰, 钟娇娇, 等. 秦岭山地油松天然次生林灌木层主要种群种间联结性与功能群划分. 应用生态学报, 2018, 29(6): 1736-1744 [5] Lohbeck M, Poorter L, Martínez-Ramos M, et al. Changing drivers of species dominance during tropical forest succession. Functional Ecology, 2014, 28: 1052-1058 [6] 徐满厚, 刘敏, 翟大彤, 等. 植物种间联结研究内容与方法评述. 生态学报, 2016, 36(24): 8224-8233 [7] 陈绪辉, 叶宝鉴, 潘标志, 等. 珍稀濒危植物江南油杉群落乔木层主要树种种间关联性分析.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23, 31(1): 21-30 [8] 许金石, 陈煜, 王国勋, 等. 陕北桥山林区主要木本植物群落种间联结性. 西北植物学报, 2014, 34(7): 1467-1475 [9] 涂洪润, 农娟丽, 朱军, 等. 桂林岩溶石山密花树群落主要物种的种间关联及群落稳定性. 生态学报, 2022, 42(9): 3688-3705 [10] 王如, 农寿千, 彭文成, 等. 珍稀濒危植物海南粗榧群落树种组成与种间联结性. 生态环境学报, 2023, 32(10): 1741-1749 [11] 郑俊鸣, 李敏, 张盟, 等. 滨海防护林木麻黄和花吊丝竹混交林群落的种间关联和生态位分析.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21, 29(5): 465-473 [12] 王少杰, 严铭海, 黄清麟, 等.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3种半天然林特征. 森林与环境学报, 2023, 43(5): 498-506 [13] 许冠军, 林开敏, 许诺, 等. 近自然经营下杉木老龄林主要树种种间关系. 森林与环境学报, 2018, 38(4): 385-392 [14] 彭文成, 杨佳, 黄士绮, 等. 杉木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对林分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热带林业, 2023, 51(3): 23-27 [15] 国家公园管理局.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 北京: 国家公园管理局, 2019 [16] 李意德, 许涵, 陈德祥, 等. 从植物种群间联结性探讨生态种组与功能群划分: 以尖峰岭热带低地雨林乔木层数据为例. 林业科学, 2007, 43(4): 9-16 [17] 吴裕鹏, 许涵, 李意德, 等. 海南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不同空间尺度和径级水平的物种丰富度与个体密度关联. 植物生态学报, 2014, 38(4): 325-333 [18] 臧丽鹏. 海南岛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大样地内空间异质性分析. 博士论文. 北京: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21 [19] 何江, 徐来仙, 艾训儒. 湖北七姊妹山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主要木本植物的生态位与种间联结. 林业科学研究, 2023, 36(3): 138-148 [20] 舒琪, 徐瑞晶, 胡璇, 等. 海南岛甘什岭青梅群落主要乔木树种生态位与种间联结. 生态学杂志, 2021, 40(9): 2689-2697 [21] 刘润红, 陈乐, 涂洪润, 等.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灌木层主要物种生态位与种间联结. 生态学报, 2020, 40(6): 2057-2071 [22] Schluter D. A variance test for detecting species associations, with some example applications. Ecology, 1984, 65: 998-1005 [23] 张金屯. 数量生态学.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8 [24] 魏亚情, 宋希强, 赵莹, 等. 吊罗山石碌含笑群落木本植物种间联结性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2022, 43(12): 2606-2613 [25] 杨利民, 周广胜, 王国宏. 草地群落物种多样性维持机制的研究. Ⅱ. 物种实现生态位. 植物生态学报, 2001, 25(5): 634-638 [26] 黄石德, 聂森, 肖祥希, 等. 武夷山米槠群落优势种群生态位与种间联结. 植物科学学报, 2023, 41(3): 291-300 [27] 薛卫星, 李春辉, 艾训儒, 等. 鹅掌楸天然林优势树种生态位与种间联结性. 森林与环境学报, 2023, 43(1): 26-34 [28] 肖艳梅. 桂林岩溶石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优势物种生态位与种间联结研究. 硕士论文.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 2022 [29] 刘雨婷, 侯满福, 贺露炎, 等. 滇东菌子山喀斯特森林群落乔木优势树种生态位和种间联结. 应用生态学报, 2023, 34(7): 1771-1778 [30] 许诺, 林开敏, 吴培培, 等. 杉木老龄林乔木层主要树种生态位研究. 森林与环境学报, 2017, 37(3): 330-335 [31] 曹华, 张川英, 龚笑飞, 等. 遂昌县次生常绿阔叶林主要物种的生态位特征及种间联结. 浙江林业科技, 2021, 41(5): 15-21 [32] 吴倩楠, 董建文, 郑宇, 等. 百里杜鹃国家森林公园优势种生态位研究.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7, 41(2): 175-180 [33] 叶兴状, 王妙青, 程诺, 等. 福建天台山半枫荷天然群落的物种组成、生态位和种间关系.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21, 30(6): 19-28 [34] 陈玉凯, 杨琦, 莫燕妮, 等. 海南岛霸王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生态位研究. 植物生态学报, 2014, 38(6): 576-584 [35] 刘润红, 常斌, 荣春艳, 等. 漓江河岸带枫杨群落主要木本植物种群生态位. 应用生态学报, 2018, 29(12): 3917-3926 [36] 涂洪润, 李娇凤, 杨丽婷, 等.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主要乔木树种的种间关联. 应用生态学报, 2019, 30(1): 67-76 [37] 丁茂, 汪宇坤, 何煜然, 等. 安徽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落叶阔叶林树种多样性、种间联结及群落稳定性变化. 生态学报, 2023, 43(7): 2818-2830 [38] 刘润红, 姜勇, 常斌, 等. 漓江河岸带枫杨群落主要木本植物种间联结与相关分析. 生态学报, 2018, 38(19): 6881-6893 [39] 黄林娟, 于燕妹, 安小菲, 等. 广西大石围天坑群天坑森林主要木本植物种间关联性研究. 广西植物, 2021, 41(5): 695-706 [40] 骆雨生. 连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常绿次生林群落与谱系结构及其环境解释. 硕士论文. 郑州: 河南农业大学, 2023 [41] 李坚锋, 潘萍, 欧阳勋志, 等. 庐山常绿阔叶林种间联结性及物种共存机制. 生态学杂志, 2022, 41(8): 1474-1481 [42] 刘益鹏, 叶兴状, 叶利奇, 等. 观光木群落优势树种生态位和种间联结. 应用生态学报, 2022, 33(10): 2670-2678 [43] 周航. 桂林石灰岩矿山采损生态脆弱区复绿植物筛选与配置. 硕士论文. 桂林: 桂林理工大学, 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