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应用生态学报》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应用生态学报 ›› 2003, Vol. 14 ›› Issue (02): 241-245.

• 研究报告 • 上一篇    下一篇

华北棉区各代棉铃虫生命表及南北棉铃虫发生特征研究

戈峰[1] 刘向辉[2] 丁岩钦[2] 王学志[2] 赵永发[2]   

  1. [1]湖南农业大学植保系|长沙410128 [2]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农业虫鼠害综合治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0
  • 出版日期:2003-02-20

  • Online:2003-02-20

摘要: 通过对以河北饶阳为代表的华北棉区棉铃虫动态的研究,建立了各代棉铃虫自然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华北棉区第l-4代棉铃虫总死亡率分别为98.3%、98.34%;98.69%和9.13%,各代棉铃虫种群的趋势指数I值分别为3.97、1.50、1.41和1.09.与以江苏南通为代表的南方棉区生命表参数相比较发现,无论是在南方还是在北方,棉铃虫的存活率曲线都属于A型曲线,即卵至2龄期死亡率较大,3龄以后死亡率较小的凹型曲线。南方棉区棉铃虫消亡的关键因子是风雨冲刷作用,而北方则是天敌的捕食作用;南北棉区的棉铃虫孵化期为1龄期,易受不良环境的影响,死亡率较大,为关键虫期;北方棉区主要危害世代是2、3代棉铃虫,南方棉区为3、4代棉铃虫,由此讨论了南北棉区各世代棉铃虫的发生危害特点。

关键词: 火干扰, 火烧烈度, 死木质残体, 碳储量, 大兴安岭

Key words: fire disturbance, fire severity, deadwood debris, carbon storage, Great Xing’an Mounta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