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张羽涵, 李瑶, 周玥, 陈圆佳, 安韶山. 宁南山区不同恢复年限柠条林土壤养分及有机碳组分变化特征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4, 35(3): 639-647. | 
											
																																																																																											
												| [2] | 
												张煜林, 刘玲娟, 刘胜龙, 方万力, 骆珍莎, 洪宣生, 成向荣. 不同密度杉木萌生林自然恢复初期群落结构对生态系统碳密度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4, 35(2): 289-297. | 
											
																																																																																											
												| [3] | 
												李佳玉, 施秀珍, 李帅军, 王振宇, 王建青, 邹秉章, 王思荣, 黄志群. 杉木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林龄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4, 35(2): 339-346. | 
											
																																																																																											
												| [4] | 
												于淼, 郭雪莲, 栗云召, 张昆, 杜朝红. 黄河口咸淡水交互作用对芦苇湿地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异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4, 35(2): 415-423. | 
											
																																																																																											
												| [5] | 
												张铜会, 丛安琪, 连杰, 徐远志, 王宁. 从科尔沁草原到科尔沁沙地的思考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4, 35(1): 25-30. | 
											
																																																																																											
												| [6] | 
												张秀颖, 蔡江平, 王聪, 江志阳, 李慧, 王正文, 姜勇, 张玉革. 不同培肥模式对辽西北沙化草地土壤改良与植被恢复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4, 35(1): 55-61. | 
											
																																																																																											
												| [7] | 
												林雅超, 郭小平, 李文烨, 杨帆, 罗超, 郝嘉航, 吴禹希. 煤矿排矸场对周边土壤种子库及植被分布格局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4, 35(1): 95-101. | 
											
																																																																																											
												| [8] | 
												张羽涵, 李瑶, 周玥, 刘春晖, 安韶山. 宁南山区不同恢复年限柠条林地土壤微生物残体碳沿剖面分布特征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4, 35(1): 161-168. | 
											
																																																																																											
												| [9] | 
												姜静宜, 孙晓新, 王宪伟, 王淑洁, 马国宝, 陈宁, 杜宇. 大兴安岭多年冻土泥炭地土壤水可溶性有机碳夏秋季节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3, 34(9): 2413-2420. | 
											
																																																																																											
												| [10] | 
												吴登瑜, 窦啸文, 汤孟平. 天目山针阔混交林结构与碳储量的关系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3, 34(8): 2029-2038. | 
											
																																																																																											
												| [11] | 
												钱刘兵, 梁山峰, 魏占波, 张彬. 微生物多样性损失对农田土壤CO2和N2O排放功能稳定性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3, 34(5): 1313-1319. | 
											
																																																																																											
												| [12] | 
												于贵瑞, 郝天象, 杨萌. 中国区域生态恢复和环境治理的生态系统原理及若干学术问题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3, 34(2): 289-304. | 
											
																																																																																											
												| [13] | 
												唐道斌, 辛存林, 陈宁, 刘向军, 张亮. 2000—2018年湛江通明海红树林破碎化及生态服务价值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3, 34(2): 415-422. | 
											
																																																																																											
												| [14] | 
												刘家齐, 梁燕, 肖凡, 韩依晴, 胡传星, 韦柳红, 段敏. 西南喀斯特区域不同植被恢复阶段土壤磷主要来源及其季节变化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3, 34(12): 3313-3321. | 
											
																																																																																											
												| [15] | 
												王想, 王春雨, 吕飞南, 陈水灵, 宇振荣. 基于PLUS-InVEST模型的区县碳储量时空格局变化与碳汇提升策略——以延庆区为例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3, 34(12): 3373-33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