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郭葳, 王楠, 张凯悦, 宋沛沛, 马占强. Cu2O纳米颗粒对小麦幼苗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特征及相关基因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4, 35(3): 721-730. |
[2] |
蔡洪梅, 王菲菲, 王捧娜, 唐志伟, 黄伟祥, 郑宝强, 李金才, 陈翔. 冬小麦越冬期壮苗评价方法与指标研究进展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4, 35(2): 555-563. |
[3] |
李长青, 纪萌, 马萌萌, 王硕, 刘欢, 孙志梅. 天然增效剂与化学抑制剂复配对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产量、氮素利用及氮平衡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3, 34(9): 2391-2397. |
[4] |
杨毅轩, 陈应枝, 唐芃, 林文, 孙敏, 高志强. 播种方式对黄淮海麦区西部冬小麦氮素利用与产量形成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3, 34(6): 1572-1582. |
[5] |
张鹏飞, 刘朋召, 王成龙, 邓明珠, 林延荣, 任小龙, 陈小莉. 大气NH3浓度升高对不同施氮水平下小麦叶片光合特征和籽粒产量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3, 34(4): 1009-1014. |
[6] |
刘阿康, 马瑞琦, 王德梅, 王艳杰, 杨玉双, 赵广才, 常旭虹. 冬前积温对北部冬麦区小麦苗期生长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3, 34(3): 679-687. |
[7] |
惠凯善, 吴召汉, 张永丽. 节水补灌下施磷量对小麦不同茎蘖光合和衰老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3, 34(2): 451-462. |
[8] |
谢永凯, 宋晋瑶, 刘敏, 孟万忠, 冯美臣, 王超, 杨武德, 乔星星, 杨晨波. 水分胁迫下冬小麦脯氨酸含量高光谱监测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3, 34(2): 463-470. |
[9] |
赵继玉, 李睿文, 王琦, 汪顺源, 田玉春, 赵金萌, 任佰朝, 赵斌, 刘鹏, 张吉旺. 种子分级对夏玉米群体整齐度和产量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3, 34(12): 3333-3339. |
[10] |
陈悦, 赵庚星, 常春艳, 王卓然, 李因帅, 赵环三, 张术伟, 潘敬瑞. 基于Sentinel-2多光谱影像的小麦-玉米轮作耕地粮食产量估测——以曹县为例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3, 34(12): 3347-3356. |
[11] |
崔国际, 王传伟, 贺威, 李宇星, 黄正来, 张文静, 马尚宇, 樊永惠. 外源海藻糖对灌浆期高温胁迫下小麦灌浆特性和糖组分含量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3, 34(11): 3021-3029. |
[12] |
顾嘉诚, 王文敏, 王振, 李鲁华, 蒋贵菊, 王家平, 程志博. 玉米/大豆间作对根际土壤磷素生物有效性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3, 34(11): 3030-3038. |
[13] |
刘希港, 李楠, 季托, 周波, 魏珉, 李静, 杨凤娟. 微生物菌剂和玉米蛋白酵素对番茄叶片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3, 34(11): 3039-3044. |
[14] |
陈俊南, 姜文洋, 昝志曼, 汪江涛, 郑宾, 刘领, 刘娟, 焦念元. 玉米和花生同垄间作对作物光合特性和间作优势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3, 34(10): 2672-2682. |
[15] |
李瑞平, 罗洋, 隋鹏祥, 郑洪兵, 明博, 李少昆, 王浩, 郑金玉. 玉米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黑土耕层温度影响的短期效应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3, 34(10): 2693-27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