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蔡洪梅, 王菲菲, 王捧娜, 唐志伟, 黄伟祥, 郑宝强, 李金才, 陈翔. 冬小麦越冬期壮苗评价方法与指标研究进展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4, 35(2): 555-563. |
[2] |
吴德东, 刘志民, 曹宇. 半干旱风沙区“山水林田湖草沙”建设中防护林营建的原理与方法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4, 35(1): 17-24. |
[3] |
王世豪, 徐新良, 黄麟, 赵广. 1980s—2010s东北农田土壤养分时空变化特征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3, 34(4): 865-875. |
[4] |
陈森森, 任文杰, 滕应. 农田土壤氟磺胺草醚残留特征、生态风险与消减研究进展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3, 34(3): 815-824. |
[5] |
高玮, 李子双, 谢建治, 周晓琳, 杜梦扬, 王学霞, 陈延华, 曹兵. 基施控释掺混肥对夏玉米生长期活性氮损失和碳氮足迹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3, 34(12): 3322-3332. |
[6] |
展鹏飞, 仝川. 甲烷排放部分抵消湿地生态系统碳汇功能:全球数据分析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3, 34(11): 2958-2968. |
[7] |
李红强, 姚荣江, 杨劲松, 王相平, 谢文萍, 张新. 滨海盐渍农田土壤硝化势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2, 33(8): 2205-2212. |
[8] |
刘东, 孙剑平, 王莹莹, 宋琳琳, 李靳, 赵星涵, 刘畅, 全智, 方运霆. 工厂化堆肥温室气体排放和氨气同位素特征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2, 33(6): 1451-1458. |
[9] |
林志敏, 李洲, 翁佩莹, 吴冬青, 邹京南, 庞孜钦, 林文雄. 再生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及碳足迹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2, 33(5): 1340-1351. |
[10] |
曹琪琪, 肖辉杰, 刘涛, 孙景宽, 夏江宝, 王栋, 辛智鸣, 贺文君, 赵丹丹, 黄文文. 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不同耕作年限农田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其影响因素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2, 33(10): 2628-2634. |
[11] |
段春健, 宛颂, 叶桂萍, 樊剑波, 王全成, 贺纪正, 林永新. 长期缺素施肥及石灰石膏施用对江西鹰潭红壤反硝化微生物功能基因丰度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1, 32(6): 2209-2216. |
[12] |
张黛静, 胡晓, 马建辉, 郭雨欣, 宗洁静, 杨雪倩. 耕作和培肥对豫中区小麦-玉米轮作系统土壤氮平衡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1, 32(5): 1753-1760. |
[13] |
许云翔, 何莉莉, 陈金媛, 刘玉学, 吕豪豪, 汪玉瑛, 杨生茂. 生物炭对农田土壤氨挥发的影响机制研究进展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0, 31(12): 4312-4320. |
[14] |
韩雪, 陈宝明. 增温对土壤N2O和CH4排放的影响与微生物机制研究进展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0, 31(11): 3906-3914. |
[15] |
李红强, 姚荣江, 杨劲松, 王相平, 郑复乐, 陈强, 谢文萍, 张新. 盐渍化对农田氮素转化过程的影响机制和增效调控途径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0, 31(11): 3915-39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