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杨雪, 曹霞, 白冰, 袁艳娜, 张宁, 谢洋, 武春成. 根施生物炭对设施连作土壤氮素转化及黄瓜幼苗根系氮代谢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4, 35(3): 713-720. |
[2] |
王菲, 周梓涵, 韩冬锐, 王猛, 魏清岗, 骆秀斌, 高瑞, 张卓然, 方经春. 农业灌溉和施肥在陆面过程模型中的参数化方法研究进展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4, 35(2): 543-554. |
[3] |
吴德东, 刘志民, 曹宇. 半干旱风沙区“山水林田湖草沙”建设中防护林营建的原理与方法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4, 35(1): 17-24. |
[4] |
王世豪, 徐新良, 黄麟, 赵广. 1980s—2010s东北农田土壤养分时空变化特征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3, 34(4): 865-875. |
[5] |
陈森森, 任文杰, 滕应. 农田土壤氟磺胺草醚残留特征、生态风险与消减研究进展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3, 34(3): 815-824. |
[6] |
高福洁, 崔鸿娇, 韩丙芳, 贺彦玲, 彭文栋, 刘定鑫, 伏兵哲, 马红彬. 亏缺灌溉对干旱区两种乡土植物种子生产性能及其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2, 33(9): 2379-2387. |
[7] |
李红强, 姚荣江, 杨劲松, 王相平, 谢文萍, 张新. 滨海盐渍农田土壤硝化势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2, 33(8): 2205-2212. |
[8] |
曹琪琪, 肖辉杰, 刘涛, 孙景宽, 夏江宝, 王栋, 辛智鸣, 贺文君, 赵丹丹, 黄文文. 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不同耕作年限农田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其影响因素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2, 33(10): 2628-2634. |
[9] |
李晓明, 孙从建, 孙九林, 陈伟, 李新功. 基于遥感信息的黄土高原主要灌溉农业分布区生态安全特征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1, 32(9): 3177-3184. |
[10] |
段春健, 宛颂, 叶桂萍, 樊剑波, 王全成, 贺纪正, 林永新. 长期缺素施肥及石灰石膏施用对江西鹰潭红壤反硝化微生物功能基因丰度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1, 32(6): 2209-2216. |
[11] |
杨北方, 杨国正, 冯璐, 韩迎春, 雷亚平, 范正义, 王占彪, 李亚兵. 亏缺灌溉对棉花生长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进展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1, 32(3): 1112-1118. |
[12] |
郭曾辉, 刘朋召, 雒文鹤, 王瑞, 李军. 限水减氮对关中平原冬小麦氮素利用和氮素表观平衡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1, 32(12): 4359-4369. |
[13] |
武云霞, 郭长春, 孙永健, 刘芳艳, 张桥, 向开宏, 孙园园, 马均. 水氮互作下直播稻群体质量与氮素利用特征的关系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0, 31(3): 899-908. |
[14] |
陈香碧, 胡亚军, 秦红灵, 章晓芳, 苏以荣, 李辉信. 稻作系统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的土壤氮循环特征及增产机制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0, 31(3): 1033-1042. |
[15] |
许云翔, 何莉莉, 陈金媛, 刘玉学, 吕豪豪, 汪玉瑛, 杨生茂. 生物炭对农田土壤氨挥发的影响机制研究进展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0, 31(12): 4312-43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