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于洋, 张常仁, 杨雅丽, 徐欣, 吕付泽, 郑甜甜, 解宏图, 鲍雪莲. 长期免耕和秸秆覆盖量对黑土碳氮含量及碳氮循环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4, 35(3): 695-704. |
[2] |
张晓伟, 杨显贺, 车豪杰, 秦竞, 毕焕改, 艾希珍. 腐熟玉米秸秆对设施土壤环境及黄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3, 34(5): 1290-1296. |
[3] |
苗贺, 袁磊, 杨淼茵, 胡艳宇, 陈欣, 何红波, 张旭东, 解宏图, 鲁彩艳. 基于15N示踪的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农田减氮增产调控机制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3, 34(4): 876-882. |
[4] |
陆欣春, 范欣欣, 邹文秀, 严君, 陈旭, 韩晓增, 邓维娜. 肥沃耕层构建对白浆土土壤肥力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3, 34(4): 883-891. |
[5] |
吕付泽, 杨雅丽, 鲍雪莲, 张常仁, 郑甜甜, 何红波, 张旭东, 解宏图. 免耕不同秸秆覆盖量对黑土微生物群落及其残留物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3, 34(4): 903-912. |
[6] |
高燕, 梁爱珍, 黄丹丹, 张延, 张旸, 王阳, 张士秀, 陈学文. 长期免耕对黑土氮磷硫循环微生物功能潜力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3, 34(4): 913-920. |
[7] |
宁川川, 陈悦桂, 柳瑞, 李彤欣, 陈海浪, 田纪辉, 蔡昆争. 减氮配施秸秆生物炭对双季稻产量和硅、氮营养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3, 34(4): 993-1001. |
[8] |
李瑞春, 季春丽, 苏胜, 崔红利, 张春辉, 薛金爱, 孙希平, 李润植. 作物秸秆水解条件优化及其对小球藻培养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3, 34(4): 1123-1129. |
[9] |
刘莲莲, 尚妍萌, 张杰, 李廷亮, 谢英荷, 谢钧宇, 李丽娜, 洪坚平. 不同施肥处理对晋南旱塬麦田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3, 34(3): 671-678. |
[10] |
裴亚楠, 吕卫光, 郭涛, 白娜玲, 李双喜, 张娟琴, 张海韵, 张翰林. 秸秆还田配施促腐菌剂对土壤团聚体及其养分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3, 34(12): 3357-3363. |
[11] |
陈芝娟, 王虹军, 田星, 张根. 类芽孢杆菌CH2的筛选、酶活性及全基因组分析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3, 34(12): 3404-3412. |
[12] |
李瑞平, 罗洋, 隋鹏祥, 郑洪兵, 明博, 李少昆, 王浩, 郑金玉. 玉米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黑土耕层温度影响的短期效应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3, 34(10): 2693-2702. |
[13] |
段佳茹, 王淑颖, 李小红, 徐香茹, 梅秀文, 安婷婷, 汪景宽. 不同施肥条件下秸秆碳在表层和深层土壤团聚体中的分配与固存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2, 33(6): 1475-1481. |
[14] |
马铭婧, 郗凤明, 尹岩, 邴龙飞, 王娇月, 张文凤, 牛乐. 碳中和视角下秸秆处置方式对碳源汇的贡献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2, 33(5): 1331-1339. |
[15] |
武开阔, 张哲, 武志杰, 冯良山, 宫平, 白伟, 冯晨, 张丽莉. 不同秸秆还田量和氮肥配施对玉米田土壤CO2排放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2, 33(3): 664-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