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扬, 李程远, 韩少杰, 陈祥伟. 典型黑土区主要树种根系构型特征及其对固土能力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1, 32(5): 1726-1734. |
[2] |
刘云龙, 钱浩宇, 张鑫, 郑成岩, 邓艾兴, 江瑜, 张卫建. 丛枝菌根真菌对豆科作物生长和生物固氮及磷素吸收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1, 32(5): 1761-1767. |
[3] |
赵婧, 孟凡钢, 于德彬, 张鸣浩, 饶德民, 丛博韬, 闫晓艳, 张伟, 邱强. 铁胁迫下大豆光合和磷/铁性状对磷素的响应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1, 32(5): 1768-1776. |
[4] |
王亚君, 王腾琦, 侯志洁, 王学浩, 苏高杰, 刘义强, 周泉. 根系分泌物对紫云英油菜间作的响应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1, 32(5): 1783-1790. |
[5] |
佘晨兴, 林洪, 苏玉萍, 张勇, 林婉珍, 兰瑞芳. 闽江口-平潭海域有机解磷菌多样性及群落特征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1, 32(5): 1863-1872. |
[6] |
郑一, 张振, 范金根, 童庆元, 陈胜龙, 许志琪, 周志春. 磷肥对不同结实能力马尾松无性系雌球花量及针叶氮磷营养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1, 32(4): 1184-1192. |
[7] |
邵静, 陈晓萍, 李锦隆, 胡丹丹, 王满堂, 钟全林, 程栋梁. 江西阳际峰30种阔叶树叶片氮磷含量及再吸收效率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1, 32(4): 1193-1200. |
[8] |
吴梦瑶, 陈林, 庞丹波, 刘波, 刘丽贞, 邱开阳, 李学斌. 贺兰山不同海拔土壤团聚体碳氮磷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变化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1, 32(4): 1241-1249. |
[9] |
孙毅, 和润莲, 何光熊, 张梦寅, 方海东, 史亮涛, 闫帮国. 滇西并流河谷区土壤酶活性化学计量学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1, 32(4): 1269-1278. |
[10] |
李金霞, 孙小妹, 刘娜, 李良, 陈年来. 黑果枸杞功能性状对氮磷添加的响应及其可塑性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1, 32(4): 1279-1288. |
[11] |
柏文恋, 张梦瑶, 刘振洋, 郑毅, 汤利, 肖靖秀. 小麦与蚕豆间作体系根系形态与磷吸收的定量解析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1, 32(4): 1317-1326. |
[12] |
王文翔, 孙敏, 林文, 任爱霞, 薛建福, 余少波, 张蓉蓉, 高志强. 不同降雨年型磷肥对旱地小麦根系特征、磷素吸收利用和产量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1, 32(3): 895-905. |
[13] |
付蓉, 袁久东, 胥婷婷, 徐倩, 张洋, 张荣, 田汇, 高亚军. 不同施磷量对春油菜产量和土壤磷素平衡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1, 32(3): 906-912. |
[14] |
何竹, 许琛, 周贝贝, 薛利红, 汪玉, 沈明星, 杨林章. 长期不施磷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1, 32(3): 942-950. |
[15] |
肖华翠, 李靖雯, 夏允, 杨柳明, 林燕语, 范跃新. 中亚热带不同母质发育森林土壤磷组分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1, 32(1): 16-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