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应用生态学报》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2023年 第34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3-06-15
    目录
    第34卷第6期目录
    2023, 34(6):  0-0. 
    摘要 ( 13 )   PDF (15927KB) ( 17 )  
    区域生态专栏
    都市农业对食物运输的碳减排潜力评估——以南京主城区为例
    孙逸冰, 苏杰, 尹海伟, 孙辉, 孔繁花
    2023, 34(6):  1441-1449.  doi:10.13287/j.1001-9332.202306.021
    摘要 ( 75 )   PDF (3898KB) ( 44 )  
    都市农业作为新型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和连贯式生产性城市景观,能够大幅提升城市食物系统的韧性并减少食物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然而,目前国内评估都市农业发展潜力及其碳减排效益的研究尚不多见。本研究以南京主城区为例,基于卫星影像和Lidar点云等数据,采用语义分割、空间分析等方法,识别了研究区适合发展都市农业的地面潜力空间和屋顶潜力空间,并估算了其潜在的蔬菜产量和在食物运输方面的CO2减排效益。结果表明: 研究区分别有2904.39 hm2的地面空间和2976.96 hm2的屋顶空间可作为发展都市农业的潜力空间;在潜力空间利用率为80%的情景下,每年可生产蔬菜约22.50万t,相当于研究区年蔬菜消费量的43.6%,同时,可减少从外地输入食物过程中所产生的6.37万t CO2排放。
    全生命周期视角下清洁能源碳中和贡献及区域差异
    黄宏俊, 孙然好, 李佳蕾, 相均泳
    2023, 34(6):  1450-1458.  doi:10.13287/j.1001-9332.202306.022
    摘要 ( 66 )   PDF (998KB) ( 27 )  
    清洁能源建设是全球碳中和的重要策略,在清洁能源系统的全生命周期产业链中,从原材料生产到报废处理阶段都会直接或间接消耗化石能源。各清洁能源在不同区域建设所消耗的能源存在差异,导致各地清洁能源碳中和贡献值也存在不同。本文运用文献计量的方法,针对光伏发电、风电、水电等清洁能源,整理各地区清洁能源建设能耗,同时考虑到清洁能源运营期间对于土地碳库的损耗,分析当前研究热点、发展现状及趋势、碳排放差异等,归纳不同区域的碳中和贡献。目前,中国各清洁能源碳排放强度显著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在陆上风电、海上风电、水力发电以及光伏发电四大领域,中国的平均碳排放强度比世界平均水平分别低28.8%、18.2%、10.1%、16.7%。针对后续清洁能源碳中和研究,建立统一的全生命周期评价体系、依据自然背景差异提出针对性建设策略、开展清洁能源生态效益评价、建立清洁能源传输网络体系十分重要。
    城市生态品质的内涵及其核心指标体系构建
    闫明, 陈利顶, 孙然好
    2023, 34(6):  1459-1466.  doi:10.13287/j.1001-9332.202306.019
    摘要 ( 64 )   PDF (993KB) ( 30 )  
    城市生态品质是健康城市生态状态所需要具有的属性,在城市发展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的时期,城市生态品质建设与新时代新阶段的要求仍有不少差距。目前,亟需了解与整合多方需求,构建促使生态资源供需平衡、高效利用的指标体系,以加快提升城市生态品质的整体水平。本研究采用CiteSpace文献分析、相关政策整理和问卷调查等分析方法,系统梳理了科学、政府和公众3个视角的关注要点和理解差异。结果表明: 科学、政府和公众3个视角均更为关注城市绿地、灰色基础设施和政策管控等相关指标,科学和公众最关注城市绿地相关指标,而政府最关注灰色基础设施相关指标。基于差异分析结果,构建了涵盖城市绿地、环境质量、灰色基础设施等10大要素类型、共计25项指标的城市生态品质核心指标体系。
    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朱鹮适宜生境时空格局
    夏卓异, 苏杰, 尹海伟, 孔繁花
    2023, 34(6):  1467-1473.  doi:10.13287/j.1001-9332.202306.008
    摘要 ( 80 )   PDF (3240KB) ( 46 )  
    朱鹮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之一,关注其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的适宜生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朱鹮观测点位数据,使用最大熵(MaxEnt)模型,对当前情景和未来气候变化下朱鹮适宜生境进行模拟预测。结果表明: 使用MaxEnt模型拟合朱鹮适宜生境分布的准确性较高,AUC值为0.989;最冷月份最低温、最冷季度均温和年均降雨量是影响朱鹮生境的主导环境因子;当前气候情景下,中国朱鹮中高适生区面积为10.65万km2,主要集中分布在陕西、四川、湖北、河南和甘肃等地;未来气候变化下,朱鹮适宜生境面积将显著增加,主要分布在安徽、重庆、贵州、江苏、湖南、山东、陕西、江西、台湾、云南、辽宁和福建等地,其中,2041—2060年SSP126情景下朱鹮中高适生区面积达到最大,比当前气候情景增加139.53万km2,占国土面积的19.6%。本研究结果可为制定全球气候变化下的朱鹮种群保护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基于未来情景模拟的安徽省潜山市生态网络构建与优化
    李久林, 胡大卫, 储金龙, 尹海伟
    2023, 34(6):  1474-1482.  doi:10.13287/j.1001-9332.202306.026
    摘要 ( 54 )   PDF (3644KB) ( 15 )  
    城市快速发展对多山型城市景观格局产生不利影响,探究山区生态网络时空演变,对实现区域生态安全极具现实意义。以潜山市为例,基于2012、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以PLUS模型模拟2036年用地情况,并分别构建2020和2036年生态网络,进而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探讨生态网络的优化路径。结果表明:2020—2036年,潜山市各类用地规模变化较小,建设用地以已建区为中心,呈点状和块状向四周扩张,生态空间不断被挤压、蚕食。潜山市生态网络整体复杂程度和连通性提高;生态源地数量和面积增加,空间上向西南、东北方向扩张;生态廊道总体密度和数量上升,但东西向仍缺乏生态廊道连接,亟须改善。可通过保护修复源地、优化培育廊道、分区管控三大措施提升生态网络稳定性。
    研究论文
    兴安落叶松叶化学计量特征与光合性状的权衡及其种源差异
    上官虹玉, 王传宽, 全先奎
    2023, 34(6):  1483-1490.  doi:10.13287/j.1001-9332.202306.005
    摘要 ( 67 )   PDF (2478KB) ( 29 )  
    植物叶化学计量特征与光合性状的变异及其权衡关系能够表征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和生态适应策略。本研究在帽儿山同质园内测定了17个地理种源兴安落叶松叶的化学计量特征[叶碳(C)、氮(N)、磷(P)含量、C/N、C/P、N/P]和光合性状[最大净光合速率(Amax)、最大光电子传输速率(Jmax)、最大羧化速率(Vmax)],比较化学计量特征和光合性状的种源差异,分析二者的权衡关系及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兴安落叶松叶化学计量特征与光合性状存在显著的种源差异,种源原地气候因子分别解释叶化学计量特征变异的54.8%和光合性状变异的67.2%,叶C、N、P含量和AmaxJmaxVmax均与种源原地干燥度(AI)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C/N、C/P、N/P与AI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冗余分析表明,叶化学计量特征解释了光合性状75.0%的变异,叶C、N、P含量与AmaxJmaxVmax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C/N、C/P、N/P与光合性状均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兴安落叶松叶化学计量特征与光合性状及其协同关系存在种源差异,是树木对种源地气候长期适应的结果。本研究对气候变化下树木的生态适应策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庐山25 hm2森林样地乔木层优势种空间分布格局及关联性
    王静轩, 张佳鑫, 向泽宇, 张昭臣, 习丹, 万慧霖, 彭焱松, 周赛霞
    2023, 34(6):  1491-1499.  doi:10.13287/j.1001-9332.202306.001
    摘要 ( 65 )   PDF (5103KB) ( 51 )  
    为探究亚热带亚高山地区庐山地带性树种的空间分布格局,参照 CTFS 技术规范, 2021年在庐山仰天坪地区建立了25 hm2森林样地,按叶片形状、是否落叶等植物生活型,将样地乔木树种类分为常绿针叶树种、落叶阔叶树种和常绿阔叶树种,使用空间点格局法分析了不同生活型中优势种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 台湾松、四照花、化香树、锥栗、枹栎、灯台树、格药柃、黄丹木姜子、微毛柃等为主要优势种,其中台湾松为样地乔木层建群种。优势种种群空间点格局表现为在一定尺度内聚集分布,随着尺度的增加,逐渐转变为随机分布。常绿针叶树种与落叶阔叶树种、常绿阔叶树种之间呈小尺度内无关联、大尺度下负相关的特点;落叶阔叶树种与常绿阔叶树种之间的负相关关系较为明显;各落叶阔叶树种之间在小尺度内呈正相关或无关联,大尺度下呈负相关;常绿阔叶树种间在小尺度内呈正相关,中间尺度内无关联,大尺度下呈负相关。
    荒漠草原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对降水变化的响应
    郭蓉, 吴旭东, 王占军, 蒋齐, 俞鸿千, 贺婧, 刘文娟, 马琨
    2023, 34(6):  1500-1508.  doi:10.13287/j.1001-9332.202306.012
    摘要 ( 76 )   PDF (2079KB) ( 33 )  
    为揭示荒漠草原土壤细菌、真菌群落对降水变化的响应机制,利用人工控制的方法,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设自然降水(T0)、自然降水减少50%(T1)、自然降水减少25%(T2)、自然降水增加25%(T3)、自然降水增加50%(T4)5个处理,通过Illumina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了不同降水增、减强度对荒漠草原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的影响以及植物群落、土壤理化性状和微生物群落三者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 在荒漠草原的5个降水量下,T4处理的土壤细菌、真菌群落丰富度指数均高于其他处理,与T0处理间差异显著;细菌优势类群中绿弯菌门和真菌稀有类群的壶菌门相对丰度对降水变化敏感。冗余分析表明,环境因子能分别解释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总变异的92.8%和87.4%。降水和土壤pH是影响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组成的主要环境因子,降水一方面对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组成产生极显著的直接正效应,另一方面通过影响土壤水分改变pH,进而对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组成产生显著的间接影响。植物群落生物量和丰富度及土壤pH是影响真菌多样性和群落组成的主要环境因子,降水对土壤真菌群落变化未产生直接效应,但其能通过影响植物群落生物量、土壤pH对真菌群落产生显著的间接效应。荒漠草原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对降水变化表现出不同的响应机制。
    锡林浩特草原净生态系统碳交换量特征及源区分布
    晨阳, 李慧融, 李冬楠, 孙鹏飞, 宿江华
    2023, 34(6):  1509-1516.  doi:10.13287/j.1001-9332.202306.006
    摘要 ( 57 )   PDF (2767KB) ( 17 )  
    为探究草原生态系统固碳能力,利用锡林浩特国家气候观象台2018—2021年的涡动相关资料分析了锡林浩特草原生态系统CO2通量的变化特征以及环境因子对CO2通量的影响,并对通量源区分布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研究区全年盛行西南风,生长季的源区面积大于非生长季,大气稳定条件下的源区面积大于不稳定条件;90%贡献率的源区最大长度接近400 m,与经典法则估算的长度一致。锡林浩特草原净生态系统碳交换量(NEE)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生长季白天为碳汇,夜间为碳源,非生长季白天和夜间均为弱碳源。2018—2021年,年总NEE分别为-15.59、-46.28、-41.94和-78.14 g C·m-2·a-1,平均值为-45.49 g C·m-2·a-1,表明锡林浩特草原有较强的固碳能力。饱和水汽压差和光合有效辐射有助于草原生态系统吸收大气中CO2;夜间,当温度高于0 ℃时,气温和土壤温度升高会促进植被呼吸作用释放CO2
    入侵植物小花山桃草开花特性与繁育系统
    郭玉莹, 刘龙昌, 孟伟, 王鑫业, 姚海瑞, 李隆基
    2023, 34(6):  1517-1524.  doi:10.13287/j.1001-9332.202306.003
    摘要 ( 57 )   PDF (1521KB) ( 22 )  
    有性繁殖特征(如开花特性、繁育系统等)是影响外来植物成功入侵和扩张的重要因素,探明这些特征与入侵性的关系,有助于揭示其成功入侵的机制。本研究采用野外观察、杂交指数(OCI)估算以及人工授粉试验等方法,对外来入侵植物小花山桃草的开花特性和繁育系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小花山桃草种群的开花持续时间(花期)较短(3个多月),单花开花时间(花寿命)仅为40.46 h。虽然其花径仅为3.99 mm,但每个花序同时开花数达7朵以上,且种群中的个体常同步开花,呈现出“集中开花模式”。花粉与柱头活力的变化具有较高的同步性,柱头活力维持的时间比花粉长2 h。在初开期柱头与花药的位置邻近,到盛开期花柱下弯,柱头与花药拉开空间距离。盛开期后期,有多种传粉昆虫访花,主要传粉昆虫为西方蜜蜂和食蚜蝇,平均访花频率达9.8次·m-2·h-1。去雄自然授粉(虫媒或风媒)的结实率显著高于去雄套袋的结实率,去雄套网袋(排除虫媒)也能结实,表明其可能存在风媒与虫媒并存的混合传粉机制。花粉胚珠比值、杂交指数以及人工控制授粉试验结果表明,其交配系统为互补型混合交配系统。总之,较小的花径、较短的花期和花寿命,有利于小花山桃草将更多资源分配到植株的生长和种子的发育,总适合度提高。雌雄蕊空间位置的变化既可减少雌雄功能干扰,也为异花授粉提供了机会。而“集中开花模式”有助于吸引传粉昆虫。风媒与虫媒并存的混合传粉机制有助于保障异花授粉。自交异交互补的混合交配系统,可为繁殖成功提供双重保障。小花山桃草的这些繁殖特性对其成功入侵和扩散蔓延具有重要意义。
    氮沉降下纳帕海草甸植被与土壤变化对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吕晶花, 赵旭燕, 陆梅, 李聪, 杨志东, 刘攀, 陈志明, 冯峻
    2023, 34(6):  1525-1532.  doi:10.13287/j.1001-9332.202306.004
    摘要 ( 76 )   PDF (1686KB) ( 32 )  
    为探明高原草甸土壤微生物对短期氮沉降的响应,以纳帕海典型高寒草甸云雾薹草群落为对象,野外原位布设低氮(5 g N·m-2·a-1)、中氮(10 g N·m-2·a-1)和高氮(15 g N·m-2·a-1)3种施氮处理,研究氮沉降引起高寒草甸植物多样性及土壤性质变化对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影响。结果表明: 氮添加显著增加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及其熵值,中氮处理下微生物生物量碳增量最高,达139.3%;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垂直变化表现为沿土层显著降低,降幅为24.1%~75.1%。氮添加显著提高群落地上生物量,降低Shannon和Simpson多样性,变幅达6.6%~65.4%;氮添加显著降低土壤pH,增加土壤有机质、全氮、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且在中氮处理下变幅(7.0%~511.1%)最大;土壤pH随土层加深而增大,而其他理化指标则沿土层加深而显著减少,变幅达19.5%~91.2%。结构方程模型表明,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和有机质对微生物生物量起促进作用,而土壤pH和植物群落Shannon指数对其具有负效应;植物和土壤理化性质共同解释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及其熵55%~77%的变化,其中土壤理化性质对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及其熵的效应值最高(0.56~0.95),其次是植物群落多样性和生物量。因此,氮沉降主要通过提高地上生物量及土壤碳氮养分的可利用性而增加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及其熵,但高氮处理导致土壤酸化及植物多样性降低,而对其产生一定的抑制效应。
    基于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的川西高原干旱时空变化
    蓝浩宸, 刘琰琰, 张玉芳, 康杨
    2023, 34(6):  1533-1540.  doi:10.13287/j.1001-9332.202306.025
    摘要 ( 77 )   PDF (6011KB) ( 34 )  
    干旱是川西高原具有一定破坏力的自然灾害,研究其时空变化对该区抗旱防灾、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维持生态系统健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基于川西高原1980—2020年48个气象站点的逐日气象数据,利用Penman-Monteith模型计算潜在蒸散量和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通过线性倾向分析、干旱特征分析方法对川西高原干旱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1980—2020年,川西高原年尺度和春季尺度SPEI呈弱湿润化趋势,夏秋冬季呈干旱化趋势,研究区西南部的山地及东北部的草原为易旱区。研究区年际干旱影响范围弱增,除春季为减少趋势外,夏秋冬季的干旱影响范围均呈增加趋势。全区干旱频率整体偏高,干旱低频区主要位于川西西部和东北部的部分地区,其余均为高频区。
    川西高原羊肚菌低温冷害特征及风险评估
    王庆莉, 张利平, 韩璐, 王明田, 唐明先, 陈慧, 冉王群, 李正蓉
    2023, 34(6):  1541-1546.  doi:10.13287/j.1001-9332.202306.027
    摘要 ( 58 )   PDF (1649KB) ( 16 )  
    开展羊肚菌低温冷害气候风险精细区划,可为羊肚菌特色农业栽培规划、低温冷害动态评估和防灾减灾对策提供科学依据。基于川西高原海拔3000 m以下17个县(市)2011—2020年气象数据,分析羊肚菌典型年份致灾临界气象条件;选取气温稳定通过5 ℃初日~10 ℃初日之间多年平均积寒与冷害频次作为川西高原羊肚菌出菇期间低温冷害区划指标,建立冷害指标的地理空间分布模型,划分川西高原羊肚菌冷害风险等级,评估羊肚菌冷害风险。结果表明: 研究区羊肚菌冷害风险温度指标为日最低气温≤2.0 ℃,日平均气温<6.0 ℃将导致生长缓慢或者停止生长,设定为冷害风险预警指标。羊肚菌冷害发生频次沿大渡河流域和岷江流域从南向北增多。冷害总次数最少的地区是汶川、茂县、理县,九龙、雅江、巴塘最多。冷害日数以持续1~3 d为主,持续4~5 d次之,持续5 d以上较少,其中,乡城、巴塘、九龙、雅江、小金冷害持续5 d以上的次数多于持续4~5 d的次数。羊肚菌冷害年均日数3.0~27.4 d,冷害发生时段的日均最低气温-0.84~1.36 ℃、极端最低气温-5.8~0.1 ℃、平均积寒0.16~9.64 ℃·d,冷害平均日数、平均积寒随海拔、纬度的增加而增加;冷害最长过程日数是3~20 d,最大积寒0.44~13.34 ℃·d。羊肚菌冷害风险等级从南向北、由低海拔向高海拔增加。适宜种植区沿山脉河流走向呈带状、枝状分布特征,主要分布在康定、泸定、丹巴、汶川、理县、茂县、九寨沟、松潘等海拔2200 m以下的低山河谷平坝区。
    亚热带森林菌根植物根系真菌群落结构对氮磷添加的响应
    刘珊珊, 王全成, 史加勉, 刘子恺, 沈菊培, 贺纪正, 郑勇
    2023, 34(6):  1547-1554.  doi:10.13287/j.1001-9332.202306.017
    摘要 ( 73 )   PDF (1563KB) ( 42 )  
    植物根系真菌对维系植物的营养吸收和健康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分析了不同菌根类型植物根系中真菌的群落结构对外源氮(N)、磷(P)、氮和磷(NP)输入的响应。试验采集了无添加(对照)和N、P、NP添加处理下亚热带森林3种菌根类型(丛枝菌根、外生菌根、欧石楠菌根)9种植物的根系,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根系中真菌的多样性和群落组成。结果表明: 9种植物根系真菌群落均主要由担子菌门和子囊菌门组成;P添加下子囊菌门的相对多度显著低于对照,而担子菌门的相对多度显著高于对照。欧石楠菌根植物根系中子囊菌门的相对多度显著高于丛枝菌根和外生菌根植物,而其担子菌门的相对多度显著低于丛枝菌根和外生菌根植物。与对照相比,P添加显著降低了植物根系中真菌的α多样性,改变了不同菌根类型植物根系中真菌的群落组成,而N添加和菌根类型的影响不明显。与对照和N添加相比,NP添加使全部植物根系中真菌群落变异程度更大,即群落整体更加趋异,而外生菌根植物根系中的真菌群落比丛枝菌根植物根系中的真菌群落变异更小,即群落更趋同。综上,P养分是影响亚热带森林土壤中树木根系真菌群落结构的关键因素。本研究有助于提升对全球环境变化下亚热带地区植物根系真菌多样性的响应与维持机制的理解。
    放牧对降雨条件下黄土高原退耕草地土壤水分补给的影响
    明姣, 杨光, 赵允格, 马昕昕, 孙会, 乔羽
    2023, 34(6):  1555-1562.  doi:10.13287/j.1001-9332.202306.011
    摘要 ( 59 )   PDF (1525KB) ( 36 )  
    降雨是影响土壤水分补给和坡面产流的关键因素,放牧可改变地表覆被特征和表层土壤结构,进而影响坡面产流和土壤水分补给。目前鲜有研究关注放牧对土壤水分补给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围栏放牧试验,定位监测自然降雨条件下土壤水分动态,对比了不同放牧强度(G1~G5:2.2、3.0、4.2、6.7、16.7羊·hm-2)下地表覆被、土壤理化属性和降雨土壤水分补给特征。结果表明: 放牧显著影响植被和生物结皮盖度,与不放牧样地(NG)相比,G1~G5放牧强度下植被盖度降低8.3%~16.4%,G2放牧强度下生物结皮盖度较NG增加106.9%。G1~G5放牧强度下地表粗糙度增加53.1%~152.5%,G5放牧强度下生物结皮厚度降低24.1%。土壤湿润锋速随降雨强度增加而降低,G2放牧强度下0~5 cm土层湿润锋速在不同降雨条件下(降雨量18.0~70.3 mm)与NG相比降低60.0%~83.3%。放牧对土壤湿润锋速的影响与生物结皮盖度和0~5 cm土壤容重显著相关。放牧未显著影响黄土高原降雨条件下土壤水分补给速率。综上,G2放牧可通过增加藻结皮盖度,延长土壤水分在表层土壤的运移时间,有益于干扰后表层土壤微生态环境恢复。本研究结果可为“后退耕时代”黄土高原退耕草地水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基于稻瘟病的水稻抗逆性对CO2浓度和温度升高的响应
    韦兆伟, 陈若谷, 殷楠, 柯浩楠, 沙雅晴, 赵峻池, 李琪, 胡正华
    2023, 34(6):  1563-1571.  doi:10.13287/j.1001-9332.202306.014
    摘要 ( 43 )   PDF (1840KB) ( 10 )  
    水稻抗逆性是水稻对各种胁迫的抵御能力,其变化对水稻产量安全具有重要影响,但有关其对大气CO2浓度和温度升高的响应尚不清楚。本研究依托开顶式气室组成的CO2浓度和温度自动调控平台,以南粳9108和金香玉1号2个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背景大气CO2浓度和气温(CK,对照)、CO2浓度升高(C,CO2浓度比CK升高200 μmol·mol-1,气温不变)、温度升高(T,气温比CK升高2 ℃,CO2浓度不变)、CO2浓度和温度共同升高(CT,CO2浓度比CK升高200 μmol·mol-1,气温比CK升高2 ℃)4种处理,在水稻关键生育期剪取植株最上部功能叶,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硅、总黄烷醇、丙二醛、可溶性糖、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不同处理下抗逆性指标组成差异,筛选整合得到水稻抗逆性指数(RSRI),以评估水稻抗逆性。从水稻抗病性角度,在水稻成熟期统计穗颈瘟病情验证RSRI对水稻抗逆性的表达程度。结果表明: 在水稻拔节-孕穗期,与CK相比,C和CT处理使金香玉1号的RSRI分别显著降低36.5%和41.1%;T处理使两个品种的RSRI分别显著降低44.9%和33.8%。RSRI能解释穗颈瘟病情71.9%~74.3%的变异。综上,温度升高对两个水稻品种拔节-孕穗期的抗逆性均有不利影响,且CO2浓度与温度升高对水稻抗逆性有一定交互作用;与南粳9108相比,金香玉1号抗逆性更易受到CO2浓度升高的影响。
    播种方式对黄淮海麦区西部冬小麦氮素利用与产量形成的影响
    杨毅轩, 陈应枝, 唐芃, 林文, 孙敏, 高志强
    2023, 34(6):  1572-1582.  doi:10.13287/j.1001-9332.202306.016
    摘要 ( 65 )   PDF (1805KB) ( 35 )  
    为探索黄淮海麦区最优播种方式,明确不同播种方式对冬小麦产量和氮效率的影响差异及其机制,本研究于2016—2019年连续3个生长季在黄淮海麦区西部的晋南地区设置宽幅匀播(WSS)、探墒沟播(FS)、立体匀播(TDUS)3种优化播种方式和常规条播(CDS,对照)开展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2016—2019年3个冬小麦生长季的温度、光照、降水等气象要素存在较大的年际及年内变化;与常规条播相比,优化播种方式下,得益于单位面积穗数增加,3个生长季小麦籽粒产量分别提高18.3%~55.5%、8.6%~22.3%、10.9%~39.5%。氮素吸收率显著提升5.8%~57.1%,花前氮素转运比显著提高3.0%~15.3%,氮效率显著提高7.9%~35.7%。综合气象要素与大田数据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发现,优化播种方式可以通过减少极端低温对小麦群体大小的负面影响,提高群体氮素积累速率和花前氮素转运量,确保高穗数群体籽粒氮素的供应量,实现高产高效栽培。在气象因子均衡的2016—2017年生长季,宽幅匀播、探墒沟播和立体匀播均提高了群体氮素积累量与转运量,并优化了产量构成因子,进而实现了高产高效;在气象因子分布不均(出现极端低温)的2017—2018和2018—2019年生长季,宽幅匀播确保了拔节期茎蘖数,提升了花前氮素吸收量和转运量,立体匀播则保证了较稳定的氮素积累速率,进而实现稳产。
    不同除草剂对桃砧木幼苗的安全性评价
    黄晨艳, 郭磊, 宋宏峰, 沈志军, 张斌斌, 马瑞娟, 俞明亮
    2023, 34(6):  1583-1591.  doi:10.13287/j.1001-9332.202306.010
    摘要 ( 48 )   PDF (3147KB) ( 11 )  
    为筛选出适于桃苗圃利用的除草剂,以桃砧木品种‘Nemaguard’幼苗为材料,通过土施11种推荐剂量的除草剂,研究不同除草剂处理后桃砧木幼苗药害等级、营养生长、根系结构、叶片光合特性等生理指标的变化,并基于主成分分析对不同除草剂的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 土施精喹禾灵对桃砧木幼苗无明显药害,而其他10种除草剂处理后,砧木幼苗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失绿、萎蔫、斑枯等症状。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造成砧木幼苗迅速萎蔫枯死,药害指数(PI)为100.0%,土施草甘膦异丙胺盐、草铵膦、乙草胺和二甲四氯钠后,PI均超过65.0%。与清水对照相比,所有除草剂均不同程度抑制砧木幼苗叶面积增长,其中幼叶面积和成熟叶面积分别减小10.0%~56.2%和5.8%~44.4%。除精喹禾灵外,供试除草剂均提高了砧木叶片和根尖细胞电解质渗透率,并显著抑制砧木根系生长,其中叶片和根尖细胞电解质渗透率较对照分别上升21.2%~145.0%和36.9%~291.4%,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尖数分别减少37.3%~75.3%、35.7%~83.0%、44.3%~89.9%和42.6%~73.7%。精喹禾灵、硝磺·莠去津、二甲·灭草松、苄·二氯、苄·乙对砧木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的影响不显著,而土施草甘膦异丙胺盐、草铵膦、乙草胺、二甲四氯钠后,砧木幼苗叶片PnTr分别显著降低了29.6%、28.9%、28.4%、27.9%和21.9%、29.2%、26.4%、19.7%。11种除草剂的总体安全性评价排序为:精喹禾灵>苄·乙>苄·二氯>硝磺·莠去津>精喹·乙羧氟>乙草胺>二甲·灭草松>二甲四氯钠>草甘膦异丙胺盐>草铵膦>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
    独脚金内酯类似物GR24对山定子幼苗低氮胁迫的缓解作用
    张鑫, 马迎杰, 齐边斌, 于波, 吕德国, 秦嗣军
    2023, 34(6):  1592-1600.  doi:10.13287/j.1001-9332.202306.015
    摘要 ( 68 )   PDF (2928KB) ( 12 )  
    研究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独脚金内酯类似物GR24(0、1、5、10、20 μmol·L-1)对低氮胁迫下山定子幼苗叶片光合生理特性及根系活性氧代谢和氮同化的影响,以期探索应用GR24缓解山定子幼苗低氮胁迫的适宜方法。结果表明: 低氮胁迫下山定子幼苗地上部生物量显著降低,根冠比升高;叶片中叶绿素含量降低,类胡萝卜素含量升高,光合活性降低;根系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不显著,但过氧化物酶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及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和活性氧含量显著升高,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根系中硝酸根离子含量降低,铵根离子含量升高,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酸合成酶活性均降低。与不喷施GR24相比,低氮胁迫和正常供氮条件下叶面喷施10和20 μmol·L-1 GR24处理都不同程度增加了山定子幼苗生物量和根冠比,提高了叶绿素含量,增强了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等光合参数,改善了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和单位面积电子传递量子产额等荧光特性,增加了根系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增强了根系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低氮胁迫下叶面喷施10和20 μmol·L-1 GR24处理还显著降低了根系活性氧和铵根离子含量,提高了根系抗氧化酶、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等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增加了硝酸根离子含量。其中以10 μmol·L-1 GR24处理对低氮胁迫下山定子幼苗的作用效果最好,在低氮土壤的果园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珠三角自然保护地夜间光环境的时空动态及敏感距离
    江本砚, 张玉莉, 李珊, 李建军, 郑子豪, 王洪光
    2023, 34(6):  1601-1609.  doi:10.13287/j.1001-9332.202306.020
    摘要 ( 57 )   PDF (3443KB) ( 19 )  
    自然保护地是保障国土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而光污染正在对自然保护地生态系统造成新的威胁,这一现状在城市群环境中尤为明显。本研究选取珠三角城市群的自然保护地为实例对象,利用卫星遥感灯光数据、土地覆盖类型及兴趣点等多源大数据,量化分析2000—2018年该区域内自然保护地夜间灯光的时空动态、自然保护地周边夜间光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关性,并识别出城市尺度下自然保护地对人工光干扰的敏感距离。结果表明: 2000—2018年间,珠三角区域内自然保护地夜间灯光总值从71107 nanoW·cm-2·sr-1增长至127682 nanoW·cm-2·sr-1,每像元均值从15.3 nanoW·cm-2·sr-1上升至23.7 nanoW·cm-2·sr-1,照明比例从73.3%扩大到86.4%,说明该区域内自然保护地夜间光环境面临着累积恶化风险与严峻挑战。珠三角核心区域自然保护地夜间灯光亮度远高于外围区域如肇庆和惠州,但外围区域自然保护地受干扰的扩张程度却高于核心区域。自然保护地内部夜间光环境与周边人类活动强度呈正比,自然保护地对周边人工光干扰的最敏感距离为10 km,干扰程度在30 km之后趋于稳定。建议将珠三角自然保护地边界外0~10 km划为灯光管控核心区、10~20 km划为管控缓冲区。
    浙江省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固碳服务的影响及其预测
    徐彩瑶, 任燕, 孔凡斌
    2023, 34(6):  1610-1620.  doi:10.13287/j.1001-9332.202306.024
    摘要 ( 75 )   PDF (4660KB) ( 45 )  
    明确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固碳服务的影响对于探索基于自然的碳中和解决方案至关重要。以浙江省为研究对象,运用InVEST模型和FLUS模型,分析2000—2021年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生态系统固碳服务的影响,并分别预测2035和2050年土地利用格局在自然发展、生态保护和耕地保护3种情景下的生态系统固碳服务潜力及其经济价值。结果表明: 2000—2021年,浙江省耕地、林地、草地和水域面积不断减少,建设用地面积不断增加;浙江省生态系统固碳服务总量减少2996.58万t,固碳服务净收益为-17071.84万美元;生态系统固碳服务分布呈现西南高、东北低的空间格局。未来浙江省生态系统固碳服务总量均在生态保护情景下最高,耕地保护情景次之,自然发展情景最低。预计2021—2035、2021—2050年,浙江省生态系统固碳服务在生态保护情景下将分别增加323.26万和473.00万t,产生固碳服务净收益分别为7707.86万和11183.91万美元;在耕地保护情景下将分别减少1013.18万和1616.11万t,产生固碳服务经济价值净流失分别为24138.49万和38191.09万美元;在自然发展情景下将分别减少1164.90万和1616.51万t,导致固碳服务经济价值净流失分别为27753.93万和38200.63万美元。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实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浙江省应着力保护林地、草地和水域等生态用地,扩大生态用地规模,优化生态用地空间结构,不断增强生态用地的固碳增汇功能。
    高强度开发地区鸟类自然保护地保护空缺识别——以天津市为例
    张达, 曾坚, 艾合麦提·那麦提
    2023, 34(6):  1621-1629.  doi:10.13287/j.1001-9332.202306.009
    摘要 ( 67 )   PDF (2469KB) ( 34 )  
    高强度开发地区因长期受到人类活动干扰,自然生境退化严重,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区域内自然保护地保护效率亟待提升。科学评价高强度开发地区自然保护地保护效率、识别生物多样性保护热点与空缺地区,对城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鸟类作为生物多样性指示物种,运用MaxEnt与InVEST模型分别计算天津市鸟类多样性及生境质量热点地区,并与现有自然保护地边界进行比较,精确识别保护空缺区域。结果表明: 参与本研究MaxEnt模型建模的鸟类共19目54科228种;滨海地区各类自然与人工湿地为天津市鸟类最适宜生境,占天津市鸟类多样性热点地区的66.8%,且水库、鱼塘等人工湿地因食物来源充足,鸟类生境适宜度较高,表明适度的人工建设有利于提升鸟类多样性;天津市自然保护地对鸟类多样性热点地区覆盖率仅为37.7%,存在较为严重的保护空缺,空缺区域主要包括大神堂及临港地区湿地、河流交汇处及入海口湿地,是未来需进行重点保护的关键区域。采用两种模型协同分析的方法,能提高保护空缺区域识别精度,对高强度开发地区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效率具有一定普适性。
    四川贡嘎山中华斑羚和中华鬣羚的时空分布及重叠性
    刘伟, 李旭琴, 李忠伦, 李英, 油志远, 蒋勇, 阮光华, 鲁碧耕, 杨楠
    2023, 34(6):  1630-1638.  doi:10.13287/j.1001-9332.202306.031
    摘要 ( 52 )   PDF (2058KB) ( 39 )  
    明确同域近缘物种在时空生态位上的分布格局及重叠性关系,对理解物种行为和多物种栖息地的整合管理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2—2021年红外相机监测数据,对保护区内分布的国家级二级重点野生保护动物——中华斑羚和中华鬣羚的时空分布开展研究。基于2016—2021年红外相机获得的72个中华斑羚和108个中华鬣羚分布点位,结合可能影响其空间分布的12个重要环境因子,利用MaxEnt模型对贡嘎山保护区内的中华斑羚和中华鬣羚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基于2012—2021年1312条中华斑羚和1889条中华鬣羚的有效红外相机记录数据,利用核密度估计原理测算中华斑羚和中华鬣羚的日活动节律,了解两物种在时间生态位上的分布格局及重叠性。结果表明: 中华斑羚和中华鬣羚适宜栖息地分别为731.95和1220.46 km2,分布区重叠面积为697.17 km2,且主要环境因子对两物种栖息地选择具有相似影响。两物种的日活动高峰均出现在清晨和黄昏,但两物种对晨昏时间段的利用区间和强度存在差异,中华鬣羚的早、晚活动高峰分别先于和迟于中华斑羚,且对夜晚时间段的利用强度更高。两物种生态位在空间维度上高度重叠,但在时间维度上分离程度较大,这可能是两物种同域分布却能长期共存的原因之一。
    中国白鹤越冬适宜生境模拟及种群扩张驱动因素
    邵明勤, 王剑颖, 丁红秀
    2023, 34(6):  1639-1648.  doi:10.13287/j.1001-9332.202306.023
    摘要 ( 56 )   PDF (2052KB) ( 48 )  
    为更全面了解白鹤生境偏好、潜在越冬区分布及种群扩散的驱动因子,本研究选取2015—2022年白鹤越冬期的70条地理分布数据及11个环境变量,利用MaxEnt模型模拟中国白鹤的适宜生境格局,分析其适宜生境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 影响白鹤越冬分布的主导因子为距滩地距离、海拔、2月平均降水量、距水源距离、12月最低温和土地利用类型,累计贡献率达94.6%。我国白鹤越冬地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及华北平原的黄河三角洲,其中,高、中、低适宜区面积分别为17685、60787和60747 km2。目前,我国白鹤高适宜越冬区已建立保护区40处,但12处高适宜湿地如安徽七里湖、湖北梁子湖和江西陈家湖等仍处于保护空缺状态。自2015年,白鹤越冬地呈现向东北及东南扩张的趋势,结合近年白鹤大规模生境转移及此后各地频繁的越冬新纪录,本研究认为自然生境食物资源短缺是驱使白鹤越冬分布区扩张的主要因素。为更有效地保护白鹤种群,应采取措施加强自然生境恢复和农田生境的管理。
    扶桑绵粉蚧多维气候生态位保守性与入侵风险
    张辉盛, 徐琳, 吕韦韦, 周昱, 王卫锋, 高瑞贺, 崔绍朋, 张志伟
    2023, 34(6):  1649-1658.  doi:10.13287/j.1001-9332.202306.018
    摘要 ( 72 )   PDF (1901KB) ( 66 )  
    作为全球性入侵昆虫,扶桑绵粉蚧被列为农业和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严重威胁着我国生物安全。生态位保守性是物种分布模型的关键假设,明确利用生态位模型评估扶桑绵粉蚧入侵风险的适用性,并进一步优化模型复杂度,兼具理论和实践意义。基于706个分布点和关键生物气候变量,本研究首次利用n维超体积生态位分析方法,量化扶桑绵粉蚧在原产地和入侵地的超体积气候生态位,检验其生态位保守性,并优化MaxEnt模型参数,预测扶桑绵粉蚧在我国当前和未来气候变化下的入侵风险。结果表明: 年均温、最湿季均温、最暖季均温和最干季降水量是影响扶桑绵粉蚧分布的关键气候因子。与原产地气候生态位(超体积空间大小为40.43)相比,扶桑绵粉蚧在入侵地的生态位明显减小(超体积空间大小为6.04),生态位收缩(空间净差异为0.84)解释了98.8%的生态位差异,而生态位漂移(空间置换值为0.01)贡献不足2%,在不同入侵区域扶桑绵粉蚧气候生态位收缩方向并不完全一致。MaxEnt模型默认参数并不可靠(ΔAICc=14.27),最优参数组合中特征组合为线性-二次型-片段化-乘积型,调控倍频为0.5。扶桑绵粉蚧的核心适生区主要集中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中北部省份包含大面积的低适宜生境。21世纪末期,扶桑绵粉蚧适生区增加并不明显(SSP1-2.6为1.7%,SSP5-8.5为0.7%)。扶桑绵粉蚧多维气候生态位高度保守,物种分布模型适用于该物种的入侵风险分析;扶桑绵粉蚧“南害北移”扩散态势明显,未来气候变化对该物种分布的影响不大。
    东海、黄海春季虾类群落结构及其环境影响因素
    李惠玉, 金艳, 凌建忠, 刘尊雷, 程家骅
    2023, 34(6):  1659-1668.  doi:10.13287/j.1001-9332.202306.032
    摘要 ( 64 )   PDF (1944KB) ( 24 )  
    基于2020年5月利用海洋科学调查船在东海和黄海南部海域(26°30′—35°00′ N、120°30′—127°00′ E)进行的渔业资源和环境综合调查数据,利用相对重要性指数、生物多样性指数和多元统计方法研究了该海域的虾类群落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 本次调查共捕获虾类29种,隶属于11科19属;优势种为长角赤虾、细螯虾、大管鞭虾、脊腹褐虾、假长缝拟对虾、东海红虾和鹰爪虾,这7个优势种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82.9%,丰度占总丰度的90.8%。等级聚类分析和非度量多维尺度排序分析结果表明,东海、黄海春季虾类群落分为A(黄海南部和东海北部近海组群)、B(东海北部外海组群)和C(东海中部组群)3个组群。单因子相似性分析和相似性百分比分析显示,A和B、A和C、B和C之间均呈现显著差异,相异性分别为92.2%、95.8%、91.6%。A组群典型种为鹰爪虾、脊腹褐虾、细鳌虾和葛氏长臂虾,B组群典型种为大管鞭虾,C组群典型种为长角赤虾、假长缝拟对虾、东海红虾和高脊管鞭虾。A、B和C组群的生物量、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差异显著,且C组群值显著高于A和B;组群间理化因子和底质类型差异显著。典范对应分析表明,底层温度、底层盐度、水深和底质是影响虾类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水团特征与底质类型对东海、黄海春季虾类群落的分布格局具有重要影响。
    西北地区延河流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
    卢悦, 胡恩, 丁一桐, 郭善嵩, 李刚, 潘保柱
    2023, 34(6):  1669-1679.  doi:10.13287/j.1001-9332.202306.030
    摘要 ( 61 )   PDF (3097KB) ( 25 )  
    延河为黄河的重要支流之一,其对黄河中游生物多样性维持和生态保护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浮游植物为指示生物,于2021年春季(4—5月)和秋季(9—10月)对延河流域开展了系统的水生态调查,在延河干流、5条一级支流和蓄水水体(水库和淤地坝水体)共布设33个采样断面进行样品采集。结果表明: 两次调查共检出浮游植物7门91属253种,其中,春季(168种)以硅藻、绿藻占优,秋季(179种)以硅藻、蓝藻占优。春、秋季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均值分别为316.07×104、69.56×104 cells·L-1和6.41、1.59 mg·L-1。在时间尺度上,春季浮游植物丰度高于秋季;在空间尺度上,干流中游和下游河段浮游植物丰度均高于上游河段,筑坝拦截形成的蓄水水体浮游植物现存量维持在较高水平,且在秋季显著高于干支流水体。Shannon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表明:春季浮游植物多样性大于秋季,干支流水体浮游植物多样性大于蓄水水体。冗余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延河流域春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关键因素为流速、溶解氧、亚硝酸盐氮和水深;影响秋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关键因素为硝酸盐氮、水深和溶解氧。
    综合评述
    氟喹诺酮类合成药物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及生态环境效应
    温丽联, 宋金明, 李学刚, 马骏, 戴佳佳, 袁华茂, 段丽琴, 王启栋
    2023, 34(6):  1680-1692.  doi:10.13287/j.1001-9332.202306.029
    摘要 ( 60 )   PDF (3975KB) ( 14 )  
    人工合成药物氟喹诺酮类(FQs)是全球使用量第三大的抗生素,在抗菌类药物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其过量使用和排放会导致生态环境的变化,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系统研究FQs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对科学使用和管理此类药物具有重要意义。在人类和动物给药后,仅有小部分FQs在生物体内发生代谢,主要代谢过程包括哌嗪环的甲酰化、乙酰化、氧化和裂解以及芳香核心环的脱氟、脱羧等,约70%的原药和少量的代谢产物通过排泄迁移到环境中。进入环境后,FQs及代谢产物主要存在于水体、土壤和沉积物等环境介质中,发生吸附、光解和生物降解等迁移转化过程。吸附使得FQs从一种介质转移到另一种介质;光解主要影响FQs的C7-胺取代基,而其核心结构仍保持完整;生物降解主要指在微生物和微藻作用下的降解,涉及哌嗪基的乙酰化、甲酰化等修饰和环的部分或完全裂解,核心结构的脱羧、脱氟和共轭物的形成等过程。FQs的迁移转化过程并不能使其从环境中彻底消除,反而成为“伪持久性”污染物,严重影响藻类、甲壳类和鱼类等的行为、生长和繁殖,导致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改变和水生环境的破坏,加速微生物耐药性的增加和抗性基因的产生。因此,未来应在FQs的海洋环境行为及其生态环境影响、FQs微生物耐药性与抗性基因的风险评估及FQs在微型生物作用下的降解机制与效应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增温对林木细根寿命影响的研究进展
    刘源豪, 杜旭龙, 黄锦学, 熊德成
    2023, 34(6):  1693-1702.  doi:10.13287/j.1001-9332.202306.007
    摘要 ( 64 )   PDF (1217KB) ( 39 )  
    细根寿命作为林木生长的重要参数,不仅对林木吸收水分和养分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影响林木对光合产物的地下分配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气候变暖对细根寿命的影响已成为全球变化背景下关注的热点问题,细根寿命对全球变暖的响应将影响到生态系统的碳平衡。本文就林木细根寿命对增温的响应特征及其响应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揭示增温对林木细根寿命的影响。目前已开展的大部分研究认为,增温会通过改变根际土壤环境、细根形态以及林木物候等指标来影响细根寿命。但细根生长和死亡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增温对细根寿命影响的研究结果因研究区域自然环境、增温方式和研究对象等因素存在分歧。因此,综合分析气候变暖背景下林木细根寿命的变化对研究地下生态学过程至关重要。今后还应加强以下研究: 1)结合多种方式进行地下、地上同时增温,并探索更准确和有效的无损观测方法;2)结合多种观测手段研究增温对细根寿命的影响;3)开展增温对不同树种细根寿命的研究,深入理解不同林木细根寿命对增温的响应机理;4)多角度综合分析增温对细根寿命的影响特征,探究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对细根寿命的影响机理;5)增温与其他环境因子对细根寿命交互作用;6)增温后根系层级结构对细根寿命影响;7)增温后根际微生物(细菌、真菌)的改变对细根寿命影响。
    我国耕地“非粮化”现状及其复耕培肥技术研究进展
    李廷强, 郝点
    2023, 34(6):  1703-1712.  doi:10.13287/j.1001-9332.202306.013
    摘要 ( 63 )   PDF (1257KB) ( 32 )  
    近年来,工商资本下乡、土地流转、种植结构调整导致我国耕地“非粮化”现象普遍,直接威胁“18亿亩耕地保护红线”和国家粮食安全。“非粮化”耕地大致分为耕层剥离型和耕层未剥离型两类,前者原有耕层破坏、犁底层缺失,后者可能存在酸化、盐渍化等障碍问题,二者均不同程度地降低土壤肥力,不利于粮食可持续生产。国内外学者针对退化土壤改良做了大量研究,包括客土换土、障碍因子消减、生物培肥等措施,然而针对“非粮化”土壤的整治尚无系统研究成果。本文利用国家统计年鉴数据,结合文献分析,对我国耕地“非粮化”现状及改良、复耕、培肥关键技术进行系统总结,并指出未来的发展方向。
    旱区植被建设与生境旱化的生态学因果关系
    杨新国, 宋乃平, 陈林, 王磊
    2023, 34(6):  1713-1720.  doi:10.13287/j.1001-9332.202306.002
    摘要 ( 56 )   PDF (2167KB) ( 27 )  
    旱区科学绿化的核心是“以水定绿”,其前提依据之一就是植被建设与生境旱化间潜在的因果关系。在生态学上,特别是对复杂生态系统而言,因果关系往往难以准确界定并描述。科学实践“以水定绿”,必须搞清旱区植被建设与水文循环的关系,明确生境旱化发生的依据和条件。为此,本文从“以水定绿”生态学因果关系的理论内涵、应用模式入手,以科学绿化试点示范省建设(宁夏)为例,分别从区域尺度、景观尺度和生态系统尺度,分析植被建设与生境旱化之间的因果关系,指出相关认识和实践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提出“以水定绿”科学绿化实践的原则和建议。
    “观众效应”对动物配偶选择的影响研究进展
    高倩, 陈广艳, 孙楷杰, 金太花, 王振南, 魏明吉
    2023, 34(6):  1721-1728.  doi:10.13287/j.1001-9332.202306.028
    摘要 ( 59 )   PDF (501KB) ( 17 )  
    动物借助于通讯信号传递信息,信息发送者、接收者和旁观者共同组成动物通讯的信息网络环境。旁观者能够“窃取”并利用未直接发送给它们的信号,其存在影响信息发送者和接收者的通讯行为,这种现象被称为“观众效应”。动物的配偶选择和交配过程多发生于由同种动物所组成的信息网络中。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观众效应”可影响动物个体的择偶偏好和交配决策,进而影响物种的进化。本文主要从“观众效应”的性别差异、影响因素、功能解释等方面综述了其对动物配偶选择的影响,为揭示“观众效应”对配偶选择的影响及其在物种进化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思路。